2024年4月20日,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 2023级学员赵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苏东坡传》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
在分享会中,赵倩介绍了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紧密相连,共同铸就其独特的艺术世界。
苏轼的生平可谓充满波折。他虽才华横溢,但在政治斗争中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他的一生中,曾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如黄州、惠州、儋州等。然而,正是这些被贬谪的经历,使他的诗歌创作更加深沉、真挚。
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杰作。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雄浑景象,表达了苏轼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
在惠州期间,苏轼的文学创作依旧繁荣。其中,他的《惠州一绝》特别引人注目。诗中,“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句子,以轻快的笔调描述了岭南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苏轼对当地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他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而儋州,作为苏轼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同样留下了他宝贵的文学遗产。在这里,他创作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等句子,深情地反映了苏轼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表达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超脱与豁达。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更成为了他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读书会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苏轼的诗歌才华,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以豁达宽厚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在世俗纷扰中保持一颗平和心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