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在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百川讲坛之公益直播课堂上听到杨骞老师“关于疫情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的网络直播课程,杨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上的概括,也有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里非常活跃、贡献值最高的一种主导力量,由于它的特性故疫情对其影响更是巨大的。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快到了无力支撑的地步。
民营企业一般分为三类: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我国的个体工商户有9000万户,若以2.5人/户计算,就有近2.5亿的相关人员,若不解决个体工商户的就业问题,有可能会危及民生。中小企业提供了1亿个稳定的务工岗位,是我们实体经济的基础,疫情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产销萎缩、工资社保和原材料成本高、贷款和利息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大型骨干企业往往在某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市场休克,这是竞争力也不能弥补的问题,即使是大企业也没有办法完全抵御突发危机。
民营企业之所以在此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量大面广,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产业;二是民营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加工型企业和民生相关的企业,该类企业依托民生,所以对当期营收依赖度高,波动反应较大;三是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险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很多企业正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同时,民营企业的负债率高,在过去5年中,由于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提升的环保要求,很多企业加大了对于环保和技术的投入,而这些投入都是长远的投资,短时间内难以有较高回报。
而外企和国企相对而言困难较小。国企资本雄厚,有国有资本托底,融资成本低,机会多。而许多外资企业由于历史悠久,有丰厚的资本积累,且其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中央及各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民企度过难关,包括:税收缓交;困难补助(例如湖北每人发放1万元、南京的消费券等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困难企业补贴、政府担保的贴息基金);减免规费;金融措施(降息、涨基、涨信、增贷款等)。
面对疫情,民营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撑过难关。随着疫情的控制,大环境已经在放松降级。个体工商户要用够用好政府给的相关政策,优化改进现有经营模式,向物联网发展靠拢。中小企业应对无效资产进行清理处置和变现,调整生产经营规模,达到最佳经济规模。寻找合作伙伴商业合作,实施战略联盟、上下游整合等。采取让利措施促进销售,收取预付款,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企业债等。可以求助地方政府,落实政策,千方百计恢复经营。大型骨干企业,则要主动找地方政府,利用这次机遇,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优化资产结构,结构性调整,增强信贷条件。清理处置无效资产,调整生产经营规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保障流动资金,现金为王,把握重组并购的机会,提高市场占有率,占领产业的战略高地,坚持千方百计恢复市场。
最后,杨骞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解决当前民营中小企业面对疫情带来经营困境应对策略的建议,可谓抗疫复工杨氏“六脉神剑”:一是清理处置无效资产变现;二是调整生产经营规模和模式追求最佳边际贡献;三是寻找合作伙伴联盟、合作、重组,力求持续经营;四是让利收取客户预付款;五是股债任选加兜底,吸引现金投资(借款)人;六是求助地方政府免减缓税费,给予政策性补贴帮扶资金支持,协调金融机构降息、缓息、展期,降低信用和征信条件增加流动资金贷款。
此次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是重大却有限的,还不足以影响英勇的中国人民。疫情能否控制取决于社会制度、综合科技经济实力和防控的医疗实力,统筹安排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备的天然优势。我们对全球产业依赖比较低,具备完善的产业和商业体系,在这个后疫情阶段优势明显,我们国家具有更大的财政的空间和货币空间。在金融体系上,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非常有利,大规模输入输出都不太可能。
其实无论是哪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还是自然灾害或疾病疫情,对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都不是单一的挑战和压力,也有机遇与动力。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针对疫情适度调整发展策略,科学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就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进入新的发展平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的影响是暂时的。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内的多位国际经济金融界人士所言,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而且就现实情况来看,不仅不会,还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
于中国经济而言,危机过后,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冠疫情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会让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重要,从而推动企业转变观念、转变理念、转变思维,不再满足于简单加工和赚钱。同时,能够渡过难关的企业,则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获得更多市场,也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当然,任何事物的崛起,过程必定是漫长而曲折的, 习主席曾说过:“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我们民营经济体作为这不可或缺的那部分,能够见证,何其幸运。让我们携手共进,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微信扫一扫,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