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 悟道课堂│周亮:进而有为——智能建造智慧监管在新基建时代的机遇
    • 2020年06月16日(周二)
    • 5月22日晚,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教育中心和四川大学EMBA校友会联合推出的四川大学商学院E友大讲堂之“后疫时代e友云沙龙” 第二季第一期线上分享活动,邀请了北京智能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2016秋季班校友管晗波作为主讲嘉宾,以“智能建造智慧监管在新基建时代的机遇”展开分享。




      管晗波校友从建筑行业出发,畅谈中国经济大转型背景下新基建的时代意义;以自身业务经营管理成果为例,分享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四川放心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2016级秋季班何建校友担任主持。短短1个半小时,讲解精彩纷呈,以数据和事实说话,不灌“鸡汤”,不打“鸡血”,让在座学员印象深刻、收获颇多。以下为本次沙龙分享的内容节选及笔者的一些感悟。

      科技改变行业



      超过10万家建筑企业所支撑的一个“红海”,产业利润率连续3年下降,2019年平均利润率3.5%,5000万从业者,平均年龄44.73岁;与之相对,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紧急修建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共占地7万多平米的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10天完成交付,向世界完美呈现“中国速度”。是什么造就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体制,人口数量,勤劳,还是血浓于水的血脉联系……管晗波校友作为业内专家给出了他的精彩观点——科技!


      疫情发生后,与病毒竞速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采用BIM 装配式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保证了高效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建模,被称为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第二次数字革命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虚拟三维建筑工程模型并为之建造与真实情况同步的信息库,为项目建设各方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换沟通平台,使各方在场地分析、建筑策划、可视化设计、协同设计、工程量统计、管线综合、施工进度模拟、数字化建造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实现高效协同、高效施工。数字化建造再辅以装配式生产技术,极大提高了各模块标准化,最大限度采用成熟拼装式工作化产品,缩短交付周期。


      而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监管云平台,还可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科技改变社会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远不止于帮助人们在10天内建成2座医院。网络技术不断迭代所带来的高速带宽、移动互联网应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不断前行所催生出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图像识别、专家系统等等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在改造着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


      伴随4G而生的移动互联网,视频通话、在线直播、手机支付、网约车、疫情防控……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前人们出门前所默念的口诀“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现在有的城市已实现了只需要带手机。而随着5G技术的落地,人们正唱着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进行曲,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连养猪这样的行业,在使用物联网、传感器、AI技术以后,通过动态检测猪的身体机能变化,都可以实现智能化养殖。



      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也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除了围棋,最新的机器人有的可以单脚跳跃到1米高并将落地误差控制在硬币半径内,有的可以基于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人交谈来帮助精神抑郁患者;更不用说人们已然熟悉的人脸识别、机器翻译。

      正是科技持续不断的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去设想,未来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也许会被改造成不再需要人类的参与:挖掘机、推土机、水泥车、吊车等各类大型机械全部实现自动驾驶,钢筋工、瓦工、电工、漆工等各色工种全部由机器人代替,所有机械在一个智能建筑系统中真正实现高效协作,施工计划精确到分甚至秒,工作量精确到一块砖头或一个电源开关。而人需要做的,也许仅仅是从专家系统所设计出来的5种设计方案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案。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挑战和机遇,而科技也始终是人类谱写各个时代乐章的强音。新基建更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了科学技术的战略意义。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去拥抱这个时代,拥抱挑战,勇于面对,毫不退缩,奏出各自精彩的生命之歌!





      (微信扫一扫,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