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汪劲松校长在四川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2024年09月13日(周五)
    •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

      ——在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汪劲松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锦江河畔、望江楼旁,隆重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同学们跨越山海、共赴川大,开启探索真理、发现新知的新征程。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代表甘霖书记,向全体2024级研究生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首先,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她在大学时就对信使核糖核酸研究充满热爱,并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始终保持这份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挑战,三次失业、几十次被退稿,长期缺乏科研资金支持,研究方向不断受学术界质疑,一度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这期间,她还曾与癌症抗争。她的人生经历写满了坎坷与挫折。面对这一切,她说:“只要我尽力了,失败也没关系,永远不成功也不妨碍我热爱信使核糖核酸研究。”正是这份对学术研究的热爱,让她在重重困难中坚持了下来;正是这份对学术研究的坚持,让她最终在科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人类疫苗研发作出了卓越贡献。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漫长的工作,也是一场延迟满足的征途。这个故事中,从最初感兴趣的尝试,到因为热爱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令人动容。这正是我今天想与大家交流的主题——“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
       
      热爱是一种朴素、深刻而纯粹的情感,是对某项工作的高度专注,是甘愿为此付出毕生精力的持续投入,不会为眼前名利所惑,不会为外界浮华所扰,也不会为一时艰难所阻,始终保持热情、执着和坚毅。心中有所热爱,行动才会充满激情,奋斗才会充满力量。以热爱驱动的学术研究,具备强大而稳定的内核,能够滋养敢闯“无人区”的勇气,能够战胜道阻且长的艰辛,能够增强满足感和幸福感。希望大家以热爱激发学术研究可持续的内驱力,不断探求真理、求是创新、勇攀高峰。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须心怀家国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川大128年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优秀知识分子代表,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他们坚守报国初心、潜心学术研究,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激励着一代代川大人砥砺前行、接续奋进。工程力学专业校友周志成院士,心系家国,深耕航天科技研究,先后担任“东方红四号”“北斗一号”卫星设计师,攻克了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等重大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我国卫星工程技术跨越发展,迈入世界顶尖水平行列。当代中国青年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希望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把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作为学术研究的责任使命,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人民群众期盼、社会发展需要选好研究方向,将对研究的热爱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过程中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须向深向远扎根。《管子》讲:“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扎根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深入、一次次求变的积蓄,这需要将内心的热忱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以热爱和专注努力做“顶天立地”的学问。“顶天”就是立足科学前沿,探索新知识,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破解影响世界和人类发展的科学尖端问题;“立地”就是立足国情,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需求。我校华西临床医学院陈茂教授,扎根心脏外科疾病诊疗,历时8年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款球囊扩张式介入主动脉瓣膜,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桑宇鹏同学,热衷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坚持参加野外科考,历时5年累计行程超过1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9省23县,采集枝条种子样本千余份,参与构建了全球首个杨属泛基因组数据库。正是向深向远的扎根,无限延展了这份热爱,赋予了他们敢闯“无人区”的底气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科学研究没有投机的成功,只有认真对待、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将闪耀光芒。希望同学们学会向下扎根、向远而行,既要仰望星空,敏锐捕捉前沿;也要脚踏实地,深入调研、反复实验,保持耐心、恒心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不断提升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须善于交叉融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学发展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多点汇聚的态势,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突破和新的科学理论产生集中在交叉边缘地带。统计分析百年来的诺贝尔奖,有40%左右的获奖成果来自交叉学科,尤其是最近几十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川大学科专业齐全,文理工医交叉融合优势突出,这为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云兵教授团队,聚焦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关键技术,通过与材料、化工、生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历经10年协同攻关,研制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全球房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不仅将显著提升患者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将有力提升我国在可降解心血管器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这些年,学校汇集考古、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学、信息等多学科的力量,建设考古科学中心,实现了多学科综合考古,目前成果已经应用到三星堆考古发掘中,让考古焕发出新的光彩。希望同学们依托川大多学科优势,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多元思维,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同学一起思考、一起交流、一起碰撞,努力做出更多创新成果。
       
      以热爱开启研究之路,须永葆敬畏之心。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唯有持之以恒地恪守学术诚信,对学问保持一份尊重和敬畏,方能维护学术的纯洁性,才能成就学问的大与真。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的用“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搞原创,有的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有的实验数据和调研数据造假,等等。这些失信和不端行为严重侵蚀了科研生态,也会让研究者自己身败名裂。究其根本,在于缺乏对学术的敬畏。我们的老学长蒙文通教授曾说:“学问可以不做,却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蒙先生几十年的治学历程中,他始终保持这份初心,基于坚实的考证还原历史真相、总结历史规律,在经学、史学、巴蜀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成就。还有前不久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的数学学院张旭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础数学研究,他常讲:“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坚持说真话、做实事;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犯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人指出我的错误,我会坦然接受并改正。”正是这种对学术的敬畏、严谨求实的精神、长期深入的研究,让他在控制论和无限维分析领域做出了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科研很苦,却从不亏待认真的人。希望同学们心怀诚敬,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求是、一丝不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认真写好每一篇论文、做好每一次实验,对过程负责、对结果负责,开展真研究,产出真成果,作出真贡献。
       
      同学们,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在前方,还有无尽的山川与海洋正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征服。希望同学们多一点纯粹、少一点功利,以热爱开启学术研究之路,在川大度过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奋力书写不负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四川大学“官方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