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24年全国两会隆重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我校代表委员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学校发展实际,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川大智慧和力量。他们的观点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校长汪劲松
对西部地区高校、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四川加速布局建设综合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
汪劲松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由于缺氧和氧代谢功能障碍,在高原地区生活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高原医学存在急慢性高原病的关键发病机制不明、人才储备不足、临床转化应用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平台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对西部地区高校、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围绕高原病的发病机制、预警干预、新药及医疗设备研发、临床转化等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和支持力度,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原医学基础研究设施。汪劲松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当前,国家已启动综合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遴选工作。四川是医药大省,医疗资源丰富、医学实力雄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13年位列全国医院综合排名第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期排名中西部中医医院第一,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汪劲松建议,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加快审批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和可研报告;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并在方案编制、可研审批、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许唯临院士
完善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西部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力度
许唯临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关于如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完善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联名提案《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的第一提案人,许唯临在接受《成都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今年“两会”,他提出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反哺工作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等三个建议。许唯临建议,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适当提高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比例,重点加大对养老服务补贴和项目建设投入保障力度,缓解基层财政压力,特别是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老龄程度高的地区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他认为,可探索建立东部反哺西部工作机制,深化东西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作,组织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市、县(区)与西部劳务输出多、经济欠发达、老龄程度高的地区“一对一”式帮扶协作。鼓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享受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的人口红利的同时,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差距。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养老护理等行业职称体系,制定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打通养老护理专业从业人员职业晋升通道,通过从业补贴、评比表彰、优待激励等壮大稳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全国政协常委、川大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石碧院士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确保就业充分
石碧在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提到,传统污染物很多部分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完美,传统产业的升级还要持续发力。石碧表示,将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团队继续深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做好污染物研究和治理,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关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石碧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应对传统产业在我国劳动力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深认识,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传统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鼓励校企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过程中,多思考政策可持续性问题。相关部门应综合施策,把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与促进高校毕业生主动向企业流动相结合,构建起高校毕业生群体向企业流动的自然驱动力,让更多高校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去,扩大就业良性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副校长褚良银
建议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
褚良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他的关注重点之一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褚良银建议,一是大力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价值专利源头供给。建议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促进高价值技术成果的产生。要鼓励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推进实施专利布局,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战略。形成“1+N”的专利组合,即每一件核心专利与N件“攻击性、防御性、储备性”的专利组合,提前占领并稳固市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利导航,规避风险。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三是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管理、运营和转化全过程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专利价值。确保专利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专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引导中小企业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和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杰出教授徐玖平
建议加强高校运筹思维通识教育
徐玖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运筹思维的普及将对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运筹思维应是本科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识素养之一。徐玖平建议,一是加快运筹思维专项通识教育课程指导政策的制定。对国内外高校运筹思维教育展开调研,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制定高校运筹思维通识教育课程政策框架。二是大力发展运筹思维通识教育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组织高校设计运筹思维通识课程教师培训计划,建立相关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激发广大教师实施通识教育的活力。三是推动高校尽快建设高质量运筹思维通识教学课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运筹思维主题通识课程,遴选具有特色的“一流课程”。四是丰富高校运筹思维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在运筹思维通识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AI、VR等技术手段,鼓励学生用运筹思维参与到实践项目中。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华西医院教授李为民
建立“四早”体系,提升呼吸慢病防控水平
李为民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呼吸慢病防控存在“三高”“三低”的难点问题,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规范治疗率。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呼吸慢病防控效率的关键,要积极建立呼吸慢病“四早”防控体系,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李为民建议,一是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协调、整合资源。二是各级医疗机构参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参与防控。三是三级医院要积极参与防治,做好总体方案的设计、技术指导和基层人员的培训。四是多方筹资,不仅仅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投入,还要通过医保、个人、医院以及社会救助等共同来筹资。五是提升基层医院的防治能力,进一步落实“四早”防治体系,实现全病程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川大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
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普及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制度
关于基层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甘华田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他建议要加快提高基层中医药优质服务能力,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名医馆”“中医馆”“中医角”提档升级。建议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如加强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关于家庭医生制度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甘华田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提到,他建议要坚持面向基层导向,加快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坚持服务质量导向,完善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明确激励机制;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公众认可度。以此为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