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 让团队一“股”作气的股权激励实战秘籍
    • 2016年06月28日(周二)
    • 6月17日,作为EMBA《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战模块讲座《如何让团队一“股”作气——股权激励实战秘籍》顺利举行。讲座特邀拥有多年薪酬与绩效管理咨询经验的专家黄亦潇博士主讲,黄博士是成都翰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万得资本执行董事,曾在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Aonhewitt服务6年,担任西南区总经理,华南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很多公司都说:我们觉得华为很好,能否做一个跟华为一样的股权激励结构?”讲座伊始,黄亦潇博士通过华为经典案例引入股权激励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个管理活动背后,都有其管理逻辑。股权激励不是简单的法律文本,而是激励工具。华为17万人,虚拟股权,本质反应的是员工对公司的信任。股权激励技术上不难,难在如何让员工相信你。

      股权激励为什么不能照抄照搬?因为每家公司的管理逻辑不一样,即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均各有特点。因此,知名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只能做参考,而如数照搬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黄博士认为,管理一定要有弹性空间,因为它是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刚性法则。尤其是股权激励,如果用刚性规则去限制,很可能导致想激励的人却激励不到。股权激励一定要跟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匹配。


      基于这样的管理逻辑,黄亦潇博士提出了制定股权激励基本考虑因素,即所处行业、发展阶段,以及企业激励策略。外部时机和内部时机要同时考虑。为了便于同学理解,黄博士具体分析了股权激励中的一些陷阱以及实操注意事项。

      首先,不能选错激励对象,必须考虑人才的成熟度。针对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不同行业,应选择不同的激励对象。另外,股权激励容易出现激励不足或激励过量的问题,黄博士指出,激励总量与额度分配有两种常用分配方式可结合使用:根据业绩结果确定激励总量,然后根据职级系数直接将总量分配到个人;根据长期激励占全面薪酬的比重,从个量汇总到总量。再者,股权激励应该避免只激励不约束。在长期激励计划的各个关键时间点(授予、归属、兑现)均可有相应的业绩指标要求,并对于不同层次的激励对象赋予不同类型的考核指标,将个人绩效和公司绩效统一起来。同时,在长期激励归属后,其兑现则关注于公司的长期财务状况,真正将股东利益和高管利益相结合。



      讲座最后,黄博士分享了如何定价、出资、退出以及税收等实操注意事项。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众多的案例分析,引人入胜,让同学们意犹未尽,掌声不断。

      知行合一是川大商学院EMBA培养的长期实践,我们致力于理论与实务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聘请有丰富管理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采用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员真正学以致用,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本次讲座的开展,正是这一培养理念的成功落地,EMBA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微信扫一扫,了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