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 参加“四川大学EMBA公益会助力明德学子追梦行动”有感
    • 2019年05月29日(周三)
    • 文:唐桢(导师家庭成员)


      【编者按】四川大学EMBA公益会四川大学EMBA公益会集聚川大EMBA力量,开展慈善和公益活动,倡导EMBA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四川大学EMBA“论商悟道 化成天下”的项目使命。此次"致知 修身 话未来" ——四川大学EMBA公益会助力明德学子追梦行动为了弘扬“智慧、品位、责任”的EMBA企业家精神,招募了川大EMBA校友中孩子年龄与明德学子相仿的家庭成为导师家庭,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整个活动,以另一个角度陪伴和帮助明德学子们的成长。此文为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2012春季班学员、四川大学EMBA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督察部部长颜焰的导师家庭成员唐桢参加活动后的感悟。


      一切的源头仅是好奇,好奇同龄却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们是怎样思考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他们和我一样怀着相同的心情而相遇。在我看来,这份心情大抵是源于我们存在于不同现实。在活动之初,我总依照自己的想象而对他人加以判断,一直深陷在自己的思考模式之中。换句话来说,我潜意识地想将他们塑造成我个人认为理想的形象(也可以理解为刻板印象)而忽略了真实的个体。错误并不在于思考模式本身,而是思考模式让我们对事物对生活的理解产生偏差。

      最初,我赋予自身一种虚无的使命感,倒不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那种同情感,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固有观念产生的行为动机。比方说,我有意询问他们的理想和未来目标:按照发展心理学家Erick Erickson的人生八大阶段理论,16岁左右的孩子大多处在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关键点上,要想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就应该先知晓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当我们小组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所有人都想成为老师,像是政治老师(因为政治成绩不错而且有寒暑假比较自由),数学老师(因为数学成绩不错),历史老师(喜欢历史),或是“我也不知道,还是当老师吧。”而我也想当老师,而且要是大学老师才行,因为我喜欢知识,更喜欢和别人分享知识,我喜欢大学象牙塔的氛围,我还有初中时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结果很明显,我们的想法和自身定位都太过简单,偏离现实。根据Kohlberg对于道德观发展的第三等级第五阶段(16岁左右)的论述,此时的我们正处于个体内在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阶段。这时候,我会想去引导他们,寻找一个对他们最有利的发展前景(像是去一些职业导向明显的学校,学习有职业保证的专业等等)。但是主观臆断的引导可能会磨灭了孩子本身的潜力。因为是潜力,所以它是潜在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和细致的观察才能得到连孩子本身也不知晓的潜意识的答案。虽然大家所学的知识是相同的,但是根据个体的潜力,每个人的命运也是相差甚远的。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我与他们之间就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横断了我们之间真实的交谈。思维和思维之间无法真正交融,个体和个体也很难产生联系。


      我个人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这些孩子的潜意识行为来推测他们的心理而不仅是观察表象的能力才能够打破那一堵墙形成真正的沟通,挖掘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拓他们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在线报名)